
近期,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前院长姚洋的一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今许多国企当“二道贩子”,拿了项目不干活,转包给民企,坐地收7%的手续费。其实,姚教授的说法并不夸张,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有点保守。许多网友表示:7%,那都是账面上的,在现实中已经算“良心价”了,实际上,大多数在10%-15%之间,甚至个别高达20%。国企我不知道,但在我们小地方建筑业有资格证的不干活,干活的没资格证,招投标一条龙,什么资格证都能提供,行业谁不知道?
国企拿项目(获利7%)→把大包给各种有关系的二、三代(获利10%)→大包分成各种小包给自己的哥们朋友(获利7%)→分给没有关系的民企、小公司,还要求他们垫资。到民企手里,100万的项目,已经被拿走30-40万,民企把人工、税收、各种招待费除开,有2-5%的利润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这还得是正常收到项目款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收不到款的情况,民企老板会亏得卖车卖房,妻离子散。这就是真相,我老板已经从千万富豪,沦落到送外卖了。姚教授的言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国企角色的机会,值得深入思考,尤其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让我们更加关注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困境。
一方面,很多地方为了免责或者规避责任,更倾向于将项目交给国企。
另一方面,因为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国企,使得国企在资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国企通常具备强大的背景和齐全的资质,再加上政府的干预和保护。他们能拿到项目和资金,并一定是他们真有多么厉害,而是他们更接近权利和资源。民企不是说你技术和产品不行,而是你根本就没有机会自己拿到项目。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民营企业都是一种极度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得民企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我们看到央行持续的宽松放水,但并未能有效提振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了“不缺钱”的大型国央企,造成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冰火两重天”的信贷状况。而他们获得低廉资金后,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了中小企业,成为资金“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尽管一些民营企业对此不满,为了生存,只得去吃国企的剩饭。他们不仅自己干,风险也自己扛,可能钱还得垫着,这个苦,冷暖自知。这些公司活得很累很辛苦,毕竟被扒了几层皮的项目真正到自己手里,还能有多少利润。但是相比于那些连游戏参与资格都没有的公司来说,他们又都是幸运的,至少还能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活下来。
这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常态和理所当然,挥霍的是纳税人的钱,也暴露了民企为生存而不得不接受的苦涩现实。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也暗藏了腐败等问题。层层扒皮,中间商层层吃差价的情况下,项目最终的落地生成,是惠及民生还是“面子工程”?质量能得到保证吗?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整个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对民企创新和发展的伤害。我们都知道民营经济发挥着56789的重要作用: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成果,80%的就业和90%的企业数量。民企的活力、就业和创新是无可替代的,民企好老百姓才会好,没有一个国家例外。可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好不好?活力足不足,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过?很大程度上是要看民企好不好。民企不靠天不靠地,或者说它靠不了天靠不了地,但从蓝筹白马到专精特新,从互联网龙头到科创独角兽,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民营经济先天不足,但后天可畏,一旦他们被逼躺平,经济规律反噬力量势必成不可承受之重!
国企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它们在资源配置、产业引导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当他们偏离了其本应承担的职责,转而通过转包项目来获取额外收益时,问题便随之而来。 国企更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号称全民所有制企业却没有全民代表过问企业经营情况,就不用说所谓电力三代、烟草三代、铁路三代…裙带关系发展了。在国内凭借着特殊身份横行,走出去往往都是例外;国企做中国企业公民搞特殊,做世界企业公民被暗算。希望我们能以更加清醒的眼光看待国企内部的问题,只有通过揭露和改革,才能让国企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上面一直在强调“两个不动摇”,但是在执行层面却差了很多,民企普遍感受不到温暖。说实话,现在的改革,好改的基本改完了,剩下的都是伤筋动骨的项目,一刀下去,必然剧痛。当下经济环境,最需要的是消除悲观预期,恢复信心,恢复民企的信心,让民企敢投资、愿意投资。我和一些私企的老板聊天的过程中,他们说不需要特别的关照,只求公平公正。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是放手,是放松,是说实话,干实事。从经济史的角度看,每一次政策的大放松都会迎来经济的复苏和反弹。
今年仍然是看ZY财政脸色的一年。
而关于31省市两会的内容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比如就业安排、赤字率安排、产业政策等等,但篇幅有限……
细碎的地方我就给大家筛选了一份写的没有那么虚伪、论述也算诚恳的报告,供大家参阅,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31”免费领取吧: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老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