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救市,这次不一样!
摘要:12月5日,大A虽然还在暗流涌动,多空较劲儿似的博弈着。
2月5日,大A虽然还在暗流涌动,多空较劲儿似的博弈着。但是,市场已经出现了2个罕见信号,或许暗示国家队救市有了新路线。第一个信号,监管机构罕见地在午间休市期间就股票质押风险发声。两市股票质押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由2018年高峰时的10.51%降为3.38%,质押融资余额由2.69万亿元降为1.59万亿元,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数量由702家降为227家。更重要的是,监管机构表示将引导券商等增加平仓线的弹性,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第二个信号,股市罕见地出现中小企业类的ETF爆量。股市下午开盘以后,相关的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创业板ETF成交量均出现明显放大;其中,中证500ETF成交量更是超过160亿,几乎是平日成交量的10倍以上。这或许表示着,国家队今后救市的重心从大盘股逐渐转向中小盘股,今后将把救市弹药更多地投向股民体感更强的民营企业了。接着,我从两个角度来解释下国家队救市思路的转变,分别是大盘股代表的央国企,以及中小盘代表的民企。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企业属于国有资产,它们的筹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外资也好,其它恶意做空势力也好,没有筹码必然就无从做空。央国企虽然属于融资融券标的,但是大股东绝不可能出借自己的股票给融券机构,因为央国企完全没有出借的动力。公募基金虽然也持有央国企类的股票,但是也不会轻易地出借这类股票,毕竟这是底线问题,没有哪个基金经理敢踩这个红线。退一万步说,市场上即使有央国企股票的券源,又有哪个机构敢为了利益,贸然做空央国企股票呢?同样的逻辑线性外推到质押领域。央国企自身并不缺少融资渠道,比如银行贷款、财政转移等。不缺钱自然也就不会把自家股票拿去质押了;没有质押,也就不存在被强行平仓的风险。结论就是,央国企恰恰是市场里最安全的资产。换句话说它们太强大了,是市场里最难做空的对象。原因在于,国家队的资金是国家的资金,国家队救助央国企不太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就造成了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头是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大盘股、权重股使劲儿地上涨,我们但凡去看一眼行情就能感受到牛市的炽热。(见上图)而另一头是光伏、电池、芯片、医药等中小股、民营企业股价持续下跌,也是股民感到切肤之痛的熊市行情。近些年来,民企已经是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它们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左右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市场主体。然而,这类群体在股市里的市值占比居然没有过半,仅占40%左右。中小企业在股市里往往对应着中证500、中证1000、以及创业板等,这也是近期大热的雪球产品主阵地。据信达金工团队之前的测算,挂钩中证500与中证1000的“雪球”产品集中敲入区间分别在4800和5200点以下。在该区间内,平均每100点跌幅导致100亿元左右中证500“雪球”和130亿中证1000“雪球”产品敲入。2月5日,中证500指数收盘为4460点左右,中证1000指数收盘为4293点左右,双双进入到了敲入区间。也就是说,“雪球”产品已经实质性地、集中性地发生亏损;特别是上了杠杆的雪球产品基本被定向爆仓。这背后受伤的不仅有雪球产品高净值持有人,也有雪球产品对应的中小盘广大股民,更有中小盘个股背后的中小企业家。中小企业因为融资渠道有限,大都会把股票质押出去换取资金周转,无非是质押比例的高低程度不同。当前,股市里的质押90%以上都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见上图),它们的风险不得不防。因为,这种冲击往往是集中性的,极其容易带来个股的闪崩。质押平仓不像公募、私募的平仓是有计划、有节奏的平仓,它往往是直接一笔往跌停了摁的一键清仓。不可否认,那些高质押比例的企业自身业绩往往一般,现金流也不多,否则也不会高比例质押股票来换取流动性。就好比我们一般把房子抵押出去的时候,往往都是现金已经很紧张的时候了,没有办法了,是个下下策。这些企业的闪崩本身并不可怕,但是背后恐慌情绪的蔓延传染则是可怕的。最后,我个人觉得种种原因的叠加吧,这才有了开头一幕。2月5日,监管机构罕见在午间休市时公开表态,券商等机构要增加平仓线的弹性。其实就是在说,不要给市场增添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就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救市。2月5日下午开盘后,国家队进场救市,也把火力集中在了中小企业为主的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等。国家队这次救市打开了新思路,救中小板就是在斩断恐慌情绪,救民企就是在四两拨千斤!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也不再净流出了,而是转为净买入了。已经连续净买入5个交易日,累计买入百亿规模。截至1月26日,年内已有165家外资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展开调研,其中不乏高盛集团、安联、瑞银集团、富达国际等知名机构。外资这类增量资金,他们当下是如何看待A股的,有没有抄底?我们该如何消除内外信息差,而不处处被动?有没有理解外资投资动向的好方法?解读都在高盛新一期调研报告了,扫码回复“机构”领取。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慧净
相关新闻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