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最怕的是人心凉透……
摘要:跌麻了是一种什么感受?要么是真的被怼懵比了,手脚冰凉,心跳加速,不知如何是好

要么是真的被怼懵比了,手脚冰凉,心跳加速,不知如何是好,但又觉得还能有点抢救的余地,但总归是惶惶不可终日。
要么是真麻了,就是无所谓了,毁灭吧,躺平吧,爱咋咋地吧,反正也能涨回来,主打一个“死扛到底终得解放”的自我安慰。上周四,咱们大A盘中惊魂,给大家打了一剂2760点的预防针,好在小伙伴们已经准备天台摇号的档口,总算是拉了回去。然后想着波澜不惊的周五,总算熬过去了,结果周一才知道,2760点那一下根本就不是什么预防针,那玩意儿就是个演习啊!大A不负众望,狂泄了2.68%,深证跌了3.5%,创业跌了2.83%,北证50那根本就没法看啊!4.3%的跌幅什么概念,嚼巴豆都没有它这么败火。列表拉出来青青草原一大片,只能比烂的逻辑说“还是大盘股比较香”,毕竟这一片翠绿里,也就上证50跌得不是那么惨。两市超过5118只个股在比赛跳水,上涨的股票只有200只左右,这倒霉玩意儿弄得,我想给他洗地都洗不动。整个周一,主力出逃近300亿,北向资金净买入竟然是正的10.48亿。但这事儿你真不能怪散户们怨念重,因为连我这机构的人都快绷不住了。有些东西你确实不能单纯地再往外甩锅了,上一次大跌还算是有个全球化的背景,日经、纳指、欧指都在跌,你跌一下我们也算是能理解。欧50指数虽然没有纳指、日经那么嚣张,但表现也算稳扎稳打。所有概念板块全军覆没,无一上涨,其中旅游酒店、传媒、游戏、光刻胶等板块更是跌得让人不忍直视。作为一个长期挣扎在一线的金融人,我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因为生气,更是因为伤心,更更更因为有些话确实不吐不快。作为一个金融人我们是爱国的,并不是所有金融人都是殖人和带路党。我们是拥护金融服务实体的,我们也理解为了托举实体,暂时压抑金融区块利润率的倾向。毕竟如果二级市场过早进入金融大潮,大量的资金就会从实体抽离流向二级市场,这种脱实向虚的风险我们明白。健全市场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市场制度建立上,而对市场本身的状态模糊处理。我们股民愤怒的根源真的是因为赔钱了吗?咱们的散户可以说是所有投资者里最良善的一群啦!房价跌了炒房的人能砸售楼部,只要闹事就有人出来托底,就有人出来补偿,可是谁见过散户因为赔钱了去找上市公司要补偿的?绝大多数股民是认赔的,赔钱不会让大家绝望的,可是那种对二级市场死活压根不在乎的态度让人心凉啊。一个丧失信心的市场,一个过于虚弱的市场,如何承担重任?如何服务实体?难道都去服务于上市公司高管层套现跑路吗?在大A崩跌的当天,日经ETF大涨超7%,纳斯达克ETF涨3.47%,其中有相当大的资金是咱们买过去的。本土资本宁愿冒着高昂的汇率风险去买日本人的ETF,都不愿意在大A多做停留,这是得多绝望才能在这个点位跑去高买低卖?我赞同过热的资本市场是不利于实体经济的,这一点完全正确!但是过于糜烂的资本市场,也是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在整个2023年,纳斯达克投资回报率43.4%、日经28.2%、标普24.2%,哪怕是印度都有20.2%的回报率,而全世界负资产排名里面,我都不忍心把图片里面倒数前三的名字念出来。
当国内投资回报率严重不足,甚至长期负数的情况下,大量的资本是一定会寻求纳指、日经一类高投资回报的市场对冲风险的。这么搞下去,就是在变相催促资本外流,资本外流严重导致了资本积累率负增长,本土资本积累率负增长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托举经济呢?二级市场虽然不是金融战的核心战场,但也没有边缘到无关痛痒的地步吧?它涉及到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它是直接影响大家的投资信心和经济观感的。面对金融对峙,我们要做的是严防资本外流,严防走资,更要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而不是给人一种“爱玩玩,不玩滚”错觉,硬生生把资本往外撵。
散户的“韭菜”文学,虽是自嘲调侃之谈,但是这背后也深刻反映出了太多的无奈。虽然“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既然来了这个市场,就默认认同成王败寇的森林逻辑。但是,现在最广大投资者已经沦为最弱势群体也是不争的事实。良性的市场必然是互相成就、互相促进的共赢结构,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应该为投资人提供收益回报。共生关系才是大A市场应该前进的方向,而不是理所当然地将双方演变成镰刀和韭菜之间的关系。如果在资本市场获得投资回报了,最广大散户获得了一定的资本增益,这些收益也是最终会流进消费市场的。你只有让散户挣到钱了,散户才能有消费的动力,过分强调“资产收益拉动消费”的言论虽然包藏祸心,但是过分漠视资产收益重要性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大A这一轮暴咂,一个月内砸掉了相当于去年一年的跌幅。受伤最重的我相信肯定不是金融机构,也不是散户的钱包,而是对证券市场的信心。说一句可能会被关小黑屋的话: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愿意再投资自己的优质资产,那么这上千破净的优质企业谁来托举?难道再以廉价到令人发指的价格拱手让给美国佬吗??既然都是让给美国人,那咱们继续回到G2体系好啦,继续给美国提供信用定锚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信心,不是散户幻想出来的,也不是金融机构牺牲出来的,更不是媒体骗出来的,而是大家共同营造出来的,在全面托举实体的同时,也请给金融市场注入哪怕一点点的信心!我不知道这篇文章能存活多长时间,但是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把它转发出去。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庄主
相关新闻
庄主总篇数 162 篇
职业操盘手,自由投资人,多家专业交易机构首席训导官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