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张五常:应尽快把通胀推升到6%以上
摘要:最近几天,一个货真价实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给出了一个众人皆惊的方案:要应对当前经济的困境,应该尽快把通胀率推高到6%左右。
最近几天,一个货真价实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给出了一个众人皆惊的方案:要应对当前经济的困境,应该尽快把通胀率推高到6%左右。
先推高到6%,到情况明显好转之后再调整到4%。
毕竟,张五常可不是民科,而是被称为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经济学家。他的皇皇巨著《经济解释》,在学界都有很重的分量,也是常年摆在我手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专著。中国目前的困难是有好几方面的,大致上应该不难解决…楼价下降(就是财富下降),财富下降对经济的损害严重,因为这不像收入那样。收入是过渡性的,但财富不是。财富下降,是代表着市民对将来的收入预期是永远地下降了。
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在不约束楼价之外,中国的央行要尽快把通胀的年率推到百分之六左右,然后调校到百分之四,再跟着是让这百分之四的通胀率持续到经济的整体有全面性的可观发展。
一个经济体通胀率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是好的,低于百分之二就有点不妙,而出现通缩则会是灾难性。普通人看到6%的通胀年率,大部分是要开骂的。什么狗X专家,又要稀释老百姓的钱包了。他说得比较学术化——虽然这几段话中术语并不多,但隐藏了很多学界认为的常识,普通人并不清楚。以楼价为代表的普遍物价和资产价格下降,使得人们的财富缩水,债务比例(杠杆率)被动增加,进而减少消费和投资去还债。而减少消费和投资又会造成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于是形成通缩螺旋。所以,央行应该多印些钞票增加人们的购买力、降低人们的杠杆率,大家才敢于消费和投资。这种争论其实是经典之争中的经典,历史上都已经有过多少次了。前段时间赵建和徐高就有类似的争论。对于这两种观点,按照普通人的感觉,第一直觉大都是不赞成印钞的,认为那样会稀释自己的钱包。也不赞成自由市场任其自然。东方巨婴比较多,凡事喜欢让政府“管一管”(误以为:自由=胡作非为)。这也难怪。就连学术界都没达成统一,普通人思考这个问题更是无从下手。另一方说不应该人为推升通胀,应该交给市场。这也是对的。张先生是知道根本原因的。但他也知道这个根本原因无法改变,所以给出了这种约束条件之下的药方。张五常是说,既然除不了根(无法推翻这个约束条件),那就只能先治表了。但这个前提是,应该给市场更多的交易自由。激励更多的企业家精神、给大家更稳定的法制预期、才能有更充足的信心和创造力。就像你把一个人关起来,他没办法自己制造食物了,那就只能由你来喂。不喂他可以,前提是得把他释放了,他才能自己制造食物。如果不能释放,那就必须得喂,不然就死了。也就是说,你要管就得管到底。你不能约束了他的自由却又不提供保障。当然,追根究底,放是好的。是有利于建立信心和提高生产力的。只是,囿于无法改变的前提条件,推升通胀到6%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速效救心丸。你懂的,只能写在PDF文档里,想了解的读者,可以添加下方二维码回复“原因”获取: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作者:钟灏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相关新闻
钟灏总篇数 102 篇
宏观经济分析师,投资实战派
0条评论